(圖/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)

臺北市政府今(27)日於大稻埕碼頭廣場舉行「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工程」開工典禮,由市長蔣萬安親自主持,並邀集地方民意代表、里長與市民共同見證。這項規劃多時的水岸再造工程正式啟動,預計115年完成第一、二工區,117年底全區完工,未來將打造更多元完善的水岸空間與城市新地標。


(圖/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)

水利工程處表示,淡水河見證臺北城的歷史發展,近年來更成為大稻埕夏日節、藍色公路、貨櫃市集及河濱自行車道的重要活動場域。然而,隨著市民對休閒、文化及生態平衡的需求提升,市府啟動「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計畫」,以系統性規劃全面提升水岸的可及性與便利性,串聯自然、生態、文化與休憩機能,重塑大稻埕水岸風貌。


(圖/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)

此次工程聚焦四大策略河段:

1. 西區水岸時空廊道:興建玉泉公園人行跨橋,串聯堤內外空間,營造綠色休閒空中走廊。

2. 大稻埕花火映像再造區:優化碼頭空間,提升活動容量,展現夜景與節慶魅力。

3. 大稻埕至敦煌碼頭水岸步道:拓寬步道,提供市民悠閒散步、觀景與賞夕陽的舒適空間。

4. 敦煌水上遊憩基地:新設遊艇碼頭、觀景階梯與輕食區,並串聯北大同文化園區,融合人文歷史與水岸休閒。


(圖/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)

水利處強調,施工將遵循「先建後拆、分期分階段」原則,盡量降低對市民日常活動的影響,並廣納在地意見。市府期盼透過計畫,不僅改善淡水河沿岸景觀,更展現臺北作為國際水岸城市的新風貌,讓淡水河再次成為市民的驕傲與國際注目的城市舞台。

買賣房屋第一品牌  找房趣House91

中華超傳媒

(文/ 黃俊憲)

關注我們

投票

分類
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