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/ GAMA AI)

在人工智慧(AI)逐漸成為國家戰略資產的當下,「主權AI」成為各國爭相布局的新焦點。所謂主權AI,指一個國家能完全掌控AI的核心技術,包括資料收集、模型訓練、演算法開發及應用實施,不依賴外國技術平台。專家指出,主權AI的核心價值在於保障資料安全、維護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穩定,並確保資訊流通自主性。

AI政策專家李博士分析,主權AI可拆解為三大支柱:數據掌控權、演算法自主性及應用可控性。數據掌控權要求重要資料必須儲存在國內,防止外洩與跨國控制;演算法自主性強調本土研發能力,避免依賴他國模型或技術;應用可控性則確保AI決策透明可監管,並符合法規規範,兼顧社會責任與技術創新。

全球各國推動主權AI,原因多面向。經濟學者張教授指出,AI已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,能顯著提升生產力、開創新商機,是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。同時,國防與網路安全專家林先生提醒,AI在國防、情資蒐集與網路安全中扮演關鍵角色,掌握AI技術即掌握國家安全主動權。此外,數據主權的概念亦愈加重要:控制關鍵資料可洞察社會與經濟脈動,避免外國勢力透過AI操控輿論,維護民主制度穩定。


(圖/ AI生成)

面對全球AI競爭,臺灣政府已提前啟動「智慧國家2.0」計畫,以資料治理為核心,提出四大行動策略。第一,建立法律基礎與監管制度,包括成立個資保護委員會、修訂個資法及推動AI基本法,以保障人民隱私並促進創新應用。第二,從資料開放走向資料合作,與產業及公民團體共同運用公開資料解決交通、醫療及環境問題。第三,發展主權AI必須兼顧算力與在地資料,政府積極建立繁體中文與臺灣語境的AI訓練資料庫,提供高品質資料強化AI運算與決策能力。第四,善用資料輔助政府決策,例如整合水利與災害風險資料,提升治水、防洪及地方治理效率。

臺灣學者陳教授表示,主權AI不只是技術議題,更是國家安全、經濟發展及社會治理的綜合戰略。透過智慧國家2.0,臺灣不僅能掌握資料與技術自主權,也能在全球AI競爭中建立獨特優勢,確保國家主權與社會安全不受外部干擾。

整體而言,主權AI已成為各國的必爭戰略資源,臺灣的政策布局顯示,唯有結合法規、技術與本土資料,才能在AI時代保持自主與競爭力。專家認為,這不僅是科技發展的需求,更是國家安全與民主制度穩定的關鍵保障。

MGBOX

中華超傳媒

(文/ GAMA AI 曾逸智)

關注我們

投票

分類
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