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圖/ 新北市政府)
新北市政府推動板橋垃圾處理廠用地轉型再利用,區域橫跨板橋與中和、與臺北市僅隔一橋之距,具備河岸綠帶與交通節點優勢。由於該用地已無垃圾處理需求,加上私有公保地歷史問題待釐清,並需配合行政院推動的「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」增設配水池,市府遂啟動都市計畫專案檢討,期望藉此改善區域環境、落實公共設施開闢與土地合理利用。

(圖/ 新北市政府)
本次計畫將以市地重劃方式推動,總面積達14.86公頃,未來市府可取得約6.59公頃公共設施用地。配置內容包括3.37公頃公園用地、1.12公頃停車場、1.37公頃道路系統,以及0.73公頃社會福利設施基地,預計可供興建約580戶社會住宅,強化板新地區的宜居條件。
城鄉發展局表示,該範圍現況低度使用、鐵皮建物林立,整體環境與周邊新興開發區塊落差明顯。藉由本次都市計畫變更,將重新導入住宅機能與大面積綠地,打造都市綠色開放空間,提供民眾休憩與活動場域,同時完成地下配水池建設,以提升大板新地區供水穩定度。此外,社會福利設施用地的導入也將回應中央住宅政策,協助市民實現安居需求。

(圖/ 新北市政府)
本案已於114年11月21日獲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,後續將送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複審。市府強調,待計畫正式核定後,將開啟板新地區水岸生活圈新篇章,透過公共設施整建、綠帶環境營造與以人為本的都市設計,打造更友善宜居的水岸型城市空間。
橘子新聞
(文/ 陳麗娜)


評論